房地產快訊(2021)第26期
第26期
(總第422期)
四川省房地產業協會編輯部 2021年4月14日
政策速遞
1.住建部要求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據“中房網”4月13日訊:4月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召開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座談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福州、南寧6個城市政府及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倪虹指出,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地要充分認識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要意義。他強調,城市人民政府要把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此外,針對人口流入多、房價較高的城市,要科學確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和政策措施,落實年度建設計劃,由政府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積極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和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堅持小戶型、低租金,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群體緩解住房困難。
2.發改委發布《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據“中國經濟網”4月13日訊: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其中明確,著力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舉,穩定地價、房價和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效盤活存量住房資源,有力有序擴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合理調控租金水平。以人口流入多、房價高的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困難群體和農業轉移人口、新就業大學生等新市民住房問題。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支持將非住宅房屋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3.徐州:土地供應“兩集中”,限地價限房價。據“中房網”4月12日訊:4月9日,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進一步促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锻ㄖ诽岢?,在去年八條調控措施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實施“323”調控新規,以促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3”是指三項平穩機制、兩個專項整治和三條利民措施。三項平穩機制包括實行土地供應“兩集中”、 建立土拍熔斷機制嚴格價格備案管理;兩個專項整治包括開展房地產領域非法金融活動專項整治和開展房地產市場虛假宣傳專項整治;三條利民措施包括切實提升公積金服務效能、合理平衡成品住房比例和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其中明確,徐州市土地市場實施“兩集中”,一年供地不超過4次;建立土拍熔斷機制,溢價率超50%的,停止競價采取搖號方式確定競買人等。
市場數據
1.多個城市一季度新房去化率超過八成。據4月12 日“網易財經”訊: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多個重點城市新房去化率突破8成,其中杭州最高,為88%。在重點監測的14個重點城市中,住宅類項目共計開盤561次,推出房源超11萬套。其中一線城市上海開盤量較大,共計開盤26次;二線城市中杭州、重慶和南京開盤次數較多,分別為119次、80次和70次;北京、天津、蘇州和南昌則開盤量相對較少。需求端的熱情同樣高漲,14城市新開住宅項目“當日去化率”均值為64%,整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去化水平稍低于去年同期。市場分化同樣存在,一季度共有130個項目開盤售罄,但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和成都,其中杭州獨占據69席,三個城市合計占比接近全部售罄項目的74%。包括杭州在內,廣州、上海、成都、長沙等5個城市去化率超過平均水平。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杭州、上海和廣州一季度平均去化均超8成;北京、重慶和武漢平均去化率分別為56%、50%和50%。
2.3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微升。據4月12 日“網易財經”訊:中國指數研究院3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指數顯示,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591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0%,漲幅與上月持平。其中76個城市環比上漲,23個城市環比下跌,1個城市與上月持平。具體來看,中山以1.48%環比漲幅領跑百城,廣州為第二名,無錫、金華、徐州、東莞等城市漲幅居前。
行業信息
1.14城市已發布集中供地計劃清單。據“中房網”4月13日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3日,在22個重點城市中,已有14個城市公布了2021年首批集中供地的面積,合計4064.03萬平方米。與此同時,武漢、鄭州、合肥等城市近日也公布了2021全年土地供應計劃,并宣布將實行“兩集中”土地出讓政策。2021年2月23日,網傳22個重點城市將推行“兩集中”土地出讓政策,涵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以及包括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廈門、合肥、濟南、武漢、成都、福州、鄭州、無錫、蘇州、沈陽、長春、寧波、青島、長沙在內的18個熱點城市??v觀上述城市公布的首批集中供地情況可以看出,供應量充足是多個城市首批供地計劃的共同點。不少城市首批出讓地塊面積在全年中占比較高,14城首批供地面積占2021年全年計劃比重為35%,其中10城首批供地占比超過30%。其中,沈陽首批土拍的“出地量”已經接近今年全年土地供應量的一半,廣州市首次集中供地占全年計劃比重高達62%。
2.截至2022年城鎮新建建筑面積70%將為綠色建筑。據“中國經濟網”4月13日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建設綠色建筑面積超過50億平方米,2019年當年占城鎮新建建筑比例達到65%。根據相關行動方案,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住建部同時公布了2020年度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獲獎名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旅客航站樓及停車樓工程、首鋼老工業區改造西十冬奧廣場項目、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和國際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61個項目獲獎。獲獎項目涵蓋住宅、辦公、醫院、學校、商業綜合體、展覽館、機場等主要建筑類型,以及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項目。
3.兩部委再投422億元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據“中國經濟網”4月9日訊: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近日印發《關于下達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第二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將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第二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422.33億元以投資補助方式切塊下達,用于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兩部委強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時,中央預算內投資要重點支持項目排水防澇設施內容,要統籌考慮支持消除污水收集空白區,完善“一城一策”“一區一策”消防車通道治理方案。同時,要切實落實項目建設條件,重點安排因配套基礎設施短板影響群眾使用的項目;對審計、督查發現存在問題多、整改不到位的市縣,要減少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責任編輯:廖平)